RPC框架的发展
定义 RPC(Remote Procedure Call)是一种远程调用协议,简单地说就是能使应用像调用本地方法一样的调用远程的过程或服务,可以应用在分布式服务、分布式计算、远程服务调用等许多场景。说起 RPC 大家并不陌生,业界有很多开源的优秀 RPC 框架
Dubbo Thrift gRPC Hprose RPC 与其它远程调用方式比较,RPC 与 HTTP、RMI、Web Service 都能完成远程调用,但是实现方式和侧重点各有不同
RPC与RMI RPC跨语言,RMI只支持Java
RMI(Remote Method Invocation)是指 Java 语言中的远程方法调用,RMI 中的每个方法都具有方法签名,RMI 客户端和服务器端通过方法签名进行远程方法调用。RMI 只能在 Java 语言中使用,可以把 RMI 看作面向对象的 Java RPC
RMI调用远程对象方法,允许方法返回Java对象以及基本数据类型,而RPC不支持对象的概念,传送到RPC服务的消息由外部数据表示 (External Data Representation, XDR) 语言表示,这种语言抽象了字节序类和数据类型结构之间的差异。只有由 XDR 定义的数据类型才能被传递,可以说 RMI 是面向对象方式的Java RPC。
在方法调用上,RMI中,远程接口使每个远程方法都具有方法签名。如果一个方法在服务器上执行,但是没有相匹配的签名被添加到这个远程接口上,那么这个新方法就不能被RMI客户方所调用。在RPC中,当一个请求到达RPC服务器时,这个请求就包含了一个参数集和一个文本值,通常形成“classname.methodname”的形式。这就向RPC服务器表明,被请求的方法在为 “classname”的类中,名叫“methodname”。然后RPC服务器就去搜索与之相匹配的类和方法,并把它作为那种方法参数类型的输入。这里的参数类型是与RPC请求中的类型是匹配的。一旦匹配成功,这个方法就被调用了,其结果被编码后返回客户方。
RPC本身没有规范,但基本的工作机制是一样的,即:serialization/deserialization+stub+skeleton,宽泛的讲,只要能实现远程调用,都是RPC,如:rmi .net-remoting ws/soap/rest hessian xmlrpc thrift potocolbuffer。
在Java里提供了完整的sockets通讯接口,但sockets要求客户端和服务端必须进行应用级协议的编码交换数据,采用sockets是非常麻烦的。一个代替Sockets的协议是RPC(Remote Procedure Call), 它抽象出了通讯接口用于过程调用,使得编程者调用一个远程过程和调用本地过程同样方便。RPC 系统采用XDR来编码远程调用的参数和返回值。但RPC并不支持对象,所以,面向对象的远程调用RMI(Remote Method Invocation)成为必然选择。采用RMI,调用远程对象和调用本地对象同样方便。RMI 采用JRMP(Java Remote Method Protocol)通讯协议,是构建在TCP/IP协议上的一种远程调用方法。
RPC与HTTP HTTP(HyperText Transfer Protocol)是应用层通信协议,使用标准语义访问指定资源(图片、接口等),网络中的中转服务器能识别协议内容。HTTP 协议是一种资源访问协议,通过 HTTP 协议可以完成远程请求并返回请求结果。
[Read More]